督学活动 |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
作者: 时间: 2024年04月16日 15:54 浏览量:
教育集团讯(通讯员 吴迪、陈智慧)为践行新课标,探索高效课堂,促进核心素养发展,4月16日,华大教育集团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开展督学活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专家赴梧桐湖学校开展督学指导,包含小学语文、数学,初中物理、地理四个学科。
✔小学语文
梧桐湖学校程娜老师执教《母鸡》一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母亲的赞颂之情。
华师附小骨干教师杜朝晖执教《猫》,杜老师紧扣语文单元要素,课堂内容饱满,方法巧妙,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感情的方法。
课后,杜朝辉老师和语文组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杜老师强调,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深挖教材背后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会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通过课文教语文的大目标。
✔小学数学
梧桐湖学校陈迪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陈老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猜想,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际操作和演算过程中学会求“平均数”,运用“平均数”,课堂最后以开放性的作业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华师附小骨干教师杨武林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杨老师把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整堂课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成功实现了“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评课环节,杨武林老师肯定了陈迪老师本节课的亮点,并作出了指导、评价,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日常教学中的困惑,给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物理
华师一附中童焱铃老师与梧桐湖学校的丁茂林老师分别授课八年级物理《浮力》和《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童焱铃老师以生活的问题导入,自然引入课程主题——浮力,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浮力的例子,引导学生推导出计算公式,最后升华主题探索浮力的产生原因,让学生深层次理解浮力的原理。
丁茂林老师以瀑布和龙卷风引入流体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老师示范和学生演示两个主要环节展开,分别研究了液体和气体流速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并有序地引导学生对力的状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同时拓展了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兴趣。
评课环节,童焱铃老师称赞丁茂林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备课细心,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的引导极具逻辑性,并对年轻老师提出了建议:针对课堂上每个教育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无论是课前ppt的挑选,实验教具的选取,还是课中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师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抓住每个教育契机,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实验和操作;知识的获取不是传授,而是体验。物理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校本资源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建设,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地理
华师一附中武文文老师执教复习课《印度》,武老师以读《大唐西域记》为情境,以书中的见闻为切入点引领同学们开启了西天取经之旅。探路线、探地形、探气候、探农业、探宗教及探经济这六大主题让学生们学会用地理思维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教会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地理视角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梧桐湖学校焦燕平老师执教《中东》一课,焦老师首先以中东的繁华和富裕与战争导致的苦难对比,开启学习之旅。在课堂上焦老师以地图为线索,以中东的战争为主线,设置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互助学习,进行探究式学习。
课后,初中地理组全体老师进行评课活动。焦燕平老师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困惑之处。武老师就焦老师的疑问从地理情境化教学角度进行了指导,他提出,老师们要立足新课标,在教学中应用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应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计问题,目标明确,层层递进,并适时渗透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在一起。
教研助力学习深化,交流促进共同成长,此次督学活动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为合办学校教师团队带来新视角,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